js6666zs金沙登录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20年修订)​

发布者:周雨霁发布时间:2020-11-03浏览次数:6283


js6666zs金沙登录

一级学科地理学专业(0705)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研究方向

js6666zs金沙登录地理学科围绕地理学学科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形成自然地理学、第四纪地质学、人文地理学(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土地利用与自然资源管理)、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环境遥感、海洋地球科学(海岸海洋科学)、国土空间规划等多个培养方向。

(一)自然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等相互作用及其形成演化过程、区域分异、生态资源环境效应的科学,是地球系统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对象是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目前研究尺度向微观和宏观两个方向扩展,借鉴和使用相邻学科的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方法和技术成为发展的潮流。该方向学术带头人为长江学者鹿化煜教授,教师队伍老、中、青相结合,含中国科学院院士1 人、长江学者2 人、国家杰青5人、国家优青2人。根据学科发展趋势及我校的优势方向、师资队伍与技术设备条件等,具体培养方向主要包括:

1. 地表过程与全球生态-环境演变:研究陆地表层(含海陆过渡带)关键自然要素的演化过程、空间分异规律、及相互作用与界面过程(主要包括地貌演化和形成规律、冰冻圈气候环境过程、海平面变化、气候长期变化的规律和机制、海陆交互作用、海岸带资源环境等)、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的气候和资源环境变化的特征和机制、重大工程建设的生态环境效应、自然灾害及风险评估、以及人类适应等;是自然地理学的核心基础,也是js6666zs金沙登录地理学学科的优势学科,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2. 陆地水文与水资源利用:研究陆地水文过程、中小流域洪水过程、区域水循环与水资源的形成机制及其生态效应、水资源调度与配置、人类活动下的水文效应;为我国水资源高效利用和防洪减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支撑;其中陆地水文过程和水资源优化调度与配置研究特色明显。

3. 土壤学与土地资源利用:研究土壤属性的时空变异和水文-土壤-生物的相互作用过程、机理与效应、土壤质量与资源效应(特别是土地利用变化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水土资源耦合与持续利用等);其中土壤质量与资源效应和水土资源持续利用在国内相关研究方向上有鲜明的特色;为江苏海岸带水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理论支撑。

(二)第四纪地质学

第四纪地质学是研究第四纪时期地球环境发展演变规律,预测与人类生产和生活有关的气候、海平面等自然环境的发展趋势,促进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最优化利用和管理布局的科学。侧重于利用多学科交叉合作手段提取和分析保存于第四纪地层中各种高分辨率的环境演变信息,弄清区域人类活动和环境演变的过程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该方向学术带头人为长江学者沈吉教授,教师队伍老、中、青相结合,含长江学者2 人、国家杰青3人、国家优青2人。根据学科发展趋势及我校的优势方向、师资队伍与技术设备条件等,具体培养方向主要包括:

1. 第四纪古气候与古环境:研究新生代以来亚洲海陆格局、全球气候变化的规律与驱动机制、第四纪环境与海平面变化等;其中季风与古环境格局的变迁、亚洲内陆荒漠化与沙漠的形成与发展、全球冰期起源的驱动机制等方面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2. 第四纪人-地系统及文明演化:研究第四纪以来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全球变化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其中东亚环境与人类演化和文明的起源、古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长江流域环境考古等方面的研究有鲜明的特色。

(三)人文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理论为基础,研究各种人文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各种人文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当前,全球化、城镇化、信息化的快速变动,导致土地、旅游、城市、乡村、交通等人文现象的时空格局发生巨变,响应国家战略需求,谋求人地关系和谐、城乡协调、区域可持续发展是人文地理学面临的主要任务。该方向现有教职员工20余名,其中长江学者2人、教授9人、副教授9人、讲师与助理研究员7人。拥有2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2位江苏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苏省333计划),1人次被评为江苏省青蓝工程学科带头人。根据学科发展趋势及我校的优势方向、师资队伍与技术设备条件等,具体培养方向主要包括:

1. 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主要侧重在流动性背景下,结合生态文明、文旅融合等战略与趋向,研究旅游地理基础理论与方法,区域旅游发展的经济、社会、文化与生态环境影响,遗产地的保护与利用,目的在于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科学引导旅游流的流向与流量,促进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旅游地理研究的起源地之一,中国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拥有黄山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重要平台,在旅游地理的基础理论、旅游流与旅游空间结构、旅游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等研究上有传统特色。

2. 土地利用与自然资源管理:主要侧重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结合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和区域自然、经济、社会、文化条件,研究区域土地开发、利用、治理、管制、保护的时空格局、演变过程与机理,目的在于加强土地利用的宏观控制和计划管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在土地利用的时空格局和演变规律的研究上特色鲜明,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四)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是江苏省重点学科,是js6666zs金沙登录地理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js6666zs金沙登录地理学特色鲜明的学科之一。拥有以国家高层次领军人才李满春教授、张永光教授、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程亮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获得者柯长青教授和王结臣教授等为学术带头人的博士生导师12人,主持在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项目及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面上项目等国家重要科研项目20余项。

学科主要研究方向主要包括:

1.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理论: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是资源与环境、城市及区域规划、土地利用与管理等行业的重要支撑。本方向主要开展地图学和地理制图理论与应用、地理信息表达理论和方法、地理信息分析与建模、地理信息集成与服务等理论、技术和方法研究;在计算机制图和地学多维图解、地理信息动态与交互交融展示、地学模型平台和虚拟可视化等研究上有传统优势,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2. 遥感信息科学与应用:以辐射传输理论和地物光谱学为基础,研究新型传感器信息处理方法与应用技术、资源环境系统和要素的遥感信息机理,突出多源遥感影像高精度匹配、高可信度分类与专题信息提取、综合遥感观测与资源环境模型的陆地数据同化等;其中在资源环境遥感辐射传输模型和数据同化的研究上特色鲜明。

3. 国土空间规划与资源环境信息工程:面向国家新型城镇化、国土空间优化开发、生态建设、美丽中国、自然资源统一监管等重大需求对地图、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需求,开展需求驱动的科学研究,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信息整合与组织管理、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国土空间优化配置、资源环境与国土开发演变模拟及空间优化、自然资源立体表达分析、应用型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工程管理等方向;在国土空间规划信息系统、三维实景地理信息可视化方面的研究具有明显的特色与优势。

(五)资源环境遥感

资源环境系统作为直接承载人类活动和地理过程的界面,是当前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资源环境遥感学科旨在充分利用资源环境系统中电磁波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加深人类对资源环境系统的理解,深度挖掘遥感信息在资源环境领域的应用潜力,推进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管理走上数字化、定量化、智能化、精确化、高效化和科学化的轨道,提升资源环境对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学科承担建设国家遥感中心江苏业务部、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重点实验室等学科平台,拥有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居为民教授、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入选者占文凤教授、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刘永学教授和杜培军教授等为学术带头人的博士生导师10名,主持在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及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及面上项目等国家重要科研项目20余项。

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 遥感机理与方法:面向陆地与海洋的资源与环境关注热点(如陆地植被、城市环境、冰川河流、海洋溢油与藻类、水色水质等),研究典型目标的电磁波(紫外、可见光、近红外、短波红外、热红外与微波等)辐射特征(吸收、反射、散射、偏振等);分析电磁波辐射与地物相互作用的机理与过程,发展针对不同遥感资料的处理分析算法;构建定量遥感模型,反演陆地和海洋表面参数;开展真实性检验与空间尺度转换,推进多源遥感在资源与环境监测应用领域的应用。本方向在植被遥感模型、热环境遥感、荧光遥感方面的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 遥感地学分析:以遥感应用为主要导向,研究遥感在资源环境(包括生态环境、水文水资源、海洋海岸带和极地冰雪等)和城市化(包括城市规划、城市绿地和城市热热到岛等)方面的应用,重点研究陆地生态系统碳水通量优化计算、海岸海洋环境与资源遥感动态监测与评价分析、高分辨率遥感图像中地物对象的分割、植被参数遥感、极地冰雪遥感、国土资源遥感与信息化等;在南海资源环境遥感、积雪遥感、时间序列遥感地学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

3.  全球变化遥感:研究全球变化遥感综合监测评价的关键技术,重点研究全球土地覆盖分类与制图、全球和典型区域植被遥感与净第一生产力估算、全球和区域碳汇估算研究等;在全球植被遥感和全球碳汇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六)海洋地球科学

海洋地球科学是我校新型交叉学科方向,通过多学科交叉,探讨不同尺度下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区域海岸海洋的影响,揭示海岸系统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机制、过程和资源环境效应。具体培养方向包括:

 1.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下的陆海相互作用: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流域系统演变,了解流域变化与河口-海岸沉积体系的状态响应,探讨河口-海岸沉积体系状态转换的过程和机理,评估和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和系统状态转换下极端事件对河口地区的影响。

 2.多圈层相互作用下的海洋沉积动力过程与沉积体系演化:基于多学科研究手段和多圈层相互作用过程,分析全球变化影响下河口海岸沉积动力过程的变化机理,了解多圈层作用下海岸带沉积体系的演化趋势,探讨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下的海洋沉积动力过程(微观、短时间尺度的效应到长周期、宏观地貌演化的形成),尤其关注极端事件影响

 3. 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多界面海岸海洋环境变化:通过查明海岸带典型人类活动入海污染物质,研究动力输运和介质迁移对污染物分布格局改变的规律,进而研究生态系统对这种系列变化的响应。重点关注新型污染物质(如长效有机污染物,微塑料等)在海岸海洋的环境行为,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赋存特点和生态风险。

 4. 极地海洋与全球变化:研究不同时间尺度极地海洋环境变化的过程与机理。通过卫星遥感手段进行极地冰冻圈动态监测,研究冰冻圈变化与海平面变化关系;通过极地冰芯记录,研究极区气候环境变化及其与全球气候变化的联系。通过长时间序列海陆沉积记录,研究长尺度海洋环境变化及亚洲季风气候环境演化过程及驱动机制。

(七)国土空间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主要侧重在全球化、城镇化、信息化快速变动背景下,为积极响应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新时代城乡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人居科学理论为指导,发展城乡规划科学理论与技术方法,研究区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管制等的时序安排与空间格局,构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秩序国土利用新格局。该研究方向目前有教授8人(博导6人)、副教授7人,拥有2位教育部长江学者,1位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根据学科发展趋势及我校的优势方向、师资队伍与技术设备条件等,具体培养方向主要包括:

1. 面向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与保护、国土空间格局演变与优化、国土空间结构与规划体系等关键领域,重点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对国土空间的需求,剖析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理解国土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因素与过程机制,寻找平衡、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模式,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的理论建构与体系完善。

2. 以多源数据融合、交叉学科技术应用为导向,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理论进展,面向国土空间规划基础平台建设、多规融合与规划协同、规划编制与表达、规划实施管理与监测等关键内容,重点研究既有国土资源分类标准的衔接,推进大数据分析、空间分析与决策、复杂系统建模、人工智能技术等新兴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探索国土空间规划智能化、信息化平台建设,推动国土空间规划成果体系与表达的创新。

3. 以国土空间的政策工具创新为目标,面向资源评估与优化配置、功能分区与分类管控、区域协同与综合治理、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等关键内容,重点开展多尺度、多区域的资源环境限制性与适宜性评价研究,深化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推进资源环境监测预警技术提升与机制完善,探索“三区三线”划定与管控思路,推动国土空间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的培养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博士研究生。本学科面向现代地理学及相关学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综合素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地理学专业人才。具体目标是掌握地理学及有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野外工作实践和实验技术技能;了解本学科或专门领域的研究历史、现状和最新动态,能够承担与本学科有关的研究课题及教学工作;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21世纪地理科学研究、教学以及管理的尖端人才;最终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具有较高的地理学术修养和独立健全的人格。

三、学制及修业年限

普通博士研究生基本修业年限为4年,最长修业年限为8年。直博生基本修业年限为5年,最长学习年限为8年。

四、培养方式

 1. 本学科博士生的培养工作采取导师负责制,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建立以导师为首的博士生指导小组,指导小组原则上应聘请至少1

外单位专家,充分发挥集体指导的优势。

 2. 博士生在导师指导下开展自主性学习和博士学位论文专题研究。实行导师负责制与组成指导小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指导小组由相同或相近研究方向的导师组成,指导小组成员协助导师把好各个培养环节质量关,充分发挥导师、学术群体指导研究生的作用。导师根据本方案的要求并结合研究生特点,认真制定培养计划,检查并督促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并指导研究生论文选题、文献查阅、调研、科研工作、学位论文撰写和答辩。导师所在的指导小组在研究生培养计划的制定、学位论文选题、论文工作及论文撰写、预答辩和答辩等各个环节上积极发挥集体培养的优势,并起到质量监控的作用,以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3. 博士生需根据论文课题和拓宽培养途径、扩大知识面的需要,学习必要的学位课程。博士生通过学位课程的学习,获得系统的学科基础理论知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研究方法论知识;通过野外实习、实验操作等学习和提高符合本学科特点的实践工作能力;通过广泛阅读文献、参加讲座和学术会议,获得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经过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开题、专题研讨、专题研究、写作和答辩的全过程,获得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创新性研究的能力。

五、课程设置

 1. 博士研究生应在第一学期或博士资格考核前完成五门必修课程的学习:

课程性质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博士生课程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公共课

博士生课程

博士英语

公共课

博士生课程

自然地理学进展

专业课

博士生课程

人文地理学进展

专业课

博士生课程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进展

专业课


 2. 直博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与课程制相结合,课程由公共课、学位课和选修课组成。公共课包括:1、博士生英语;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个学分);3、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以上三门课程任意选修一门即可,1个学分);4、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学位课和选修课由两部分组成:1、由导师研究方向所在二级学科硕士专业学位课程和选修课程构成19个学分(B类课至少6个学分,C类课至少6个学分);2、三门博士生学位必修课程。

直博生应修完本专业硕士生课程后才能修读博士生专业课程。列表如下:

 

课程性质

课程名称

学分

课程类别

博士生课程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公共课

博士生课程

博士英语

公共课

博士生课程

自然地理学进展

专业课

博士生课程

人文地理学进展

专业课

博士生课程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进展

专业课

硕士生课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公共课

硕士生课程

自然辩证法概论

1

公共课

三选一

硕士生课程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硕士生课程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1

硕士生课程

B类课

不少于6个学分

专业课

不少于19个学分

C类课

不少于6个学分

跨二级或一级学科课程

不少于3-4个学分

D类课

 

 



 3. 硕博连读生实行课程制,除了修满硕士阶段的课程外,必须完成博士阶段五门必修课程的学习。课程要求参照普通博士生的课程要求。

 4. 研究生因病或其他原因事假请假,应当提前3天提交请假申请,且需经导师、学工办和各系分管研究生工作的主任签字同意。因病请假,需凭校医院的诊断证明。未经批准擅自缺席等处理方法详见我校《js6666zs金沙登录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

六、基本能力要求

(一)获取知识能力

获取知识能力指掌握学科学术研究前沿动态,通过自学、研讨、交流等方式有效获取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探究知识的来源,进行科学推导的能力。

博士研究生应能利用各类学术通道自觉掌握本学科的学术研究前沿动态,包括国内外发展的最新动向、各学术流派的观点及其演变、国内外学者在特定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等;应有意识地考虑文献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全面性是指文献对相关研究问题的覆盖程度,而系统性则指这些文献之间的联系性和完整性。要注意学术论文的社会背景、研究理念和研究方法的针对性等之间的关联性和独立性。

本学科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手段多样。方法和手段的针对性关系到结论的可靠性。博士研究生应认真研读前人或同行的研究成果、加强学术交流,从中体悟前辈和同行学者的研究途径,进而寻找适合自己研究对象的恰当方法和手段。

(二)科学研究能力

科学研究能力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出问题包括发现新的问题及已有学术成果中不够深入或全面的问题。解决问题包括独立查询资料、独立调查、独立思考、独立撰写学位论文、独立回答同行质疑、独立从事学术咨询等方面。不盲从权威,既要有延续的传承、又应具有怀疑的眼光和独到的思维能力。

科学研究能力的一个重要标识是学术创新能力。学术创新能力指在自己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内开展创新性思考、创新性研究和取得创新性学术成果的能力。创新性思考主要是指能从独特的角度认识自己的研究对象;创新性研究主要是指能独辟蹊径,寻找独特的研究方法,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论文所面临的问题;创新性成果主要是指在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内对于学术空白的填补或对存在的重要理论问题的解决。

(三)野外工作能力

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它的形成和发展是建立在坚实的野外调查基础之中。野外考察是学科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地理工作者只有深入实际、应用新理论、新技术进行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才能发现问题,丰富和发展地理学新理论。地理学野外实习不仅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而且还可以使学生领略到祖国的秀丽风光,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根据学科性质,本学科博士生在读期间出野外工作天数应不少于30天。

(四)学术交流能力

学术交流能力指表达自己的学术思想、展示自己的学术成果的能力。学术思想的表达主要体现于在国际和国内会议等重要场合能用汉语和外语熟练地进行学术交流。学术成果的展示主要体现于适时在学术期刊、学术网站、学术研讨会等平台中发布自己的学术成果。学术交流能力也包括与其他学者探讨、商榷、切磋的能力。

博士生应积极参加学院和学科开展的学术活动和学术报告会,积极参加导师课题,认真完成相关的科考和室内实验任务。

导师应履行博士生第一责任人的培养责任,为学生提供参加导师科研项目的机会和相关工作的条件,积极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相关科研工作和学术活动。

博士生在读期间应参加4次以上全国性学术会议,并至少做口头报告1次。

七、学业流程

本学科博士生至少每月向导师汇报一次思想、学习和科研进展情况,并随时听取导师的指导,导师每周指导学生的时间应不少于2小时。入学后,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研究领域和研究计划。导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专业要求,帮助制定扬长补短的培养计划,包括研究方向、课程学习、必读文献书目、科学研究计划、分期目标等。

(一)资格考核

 1. 普通博士生考核时间为二年级第二学期,所有博士生必须参加本年级第一次考核。如确因特殊原因无法参加的博士生作暂缓通过处理。硕博连读生资格考核时间同普通博士生。直博生资格考核时间为三年级第二学期。

 2. 具体考核方法、评优分流等请查阅我院规定《js6666zs金沙登录博士资格考核办法(2020年修订)》。对博士资格考核作有限时间(最多6年)内有限考核次数(最多3次)的规定。对于6年内未能通过博士资格考核者,学校将视之为自动终止学业,予以退学作肄业处理。

 3. 博士资格考核通过,才能进入论文开题和写作阶段。

(二)开题

1. 博士研究生应在答辩前12个月完成开题。

2. 博士研究生开题报告由3及以上高级职称专家组成指导小组,其中正高职称不少于2,并请指导小组签署开题意见。

3. 开题前,研究生需在院网站下载“js6666zs金沙登录研究生开题备案表”;开题后将该表提交到院研究生秘书处备案。

(三)预答辩

 1. 完成学位论文后预计在答辩前3个月进行预答辩,除导师外,学位论文预答辩至少由3位及以上高级职称专家组成(正高职称不少于2人)预答辩委员会,且预答辩专家中至少有1人为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委员或所在学科带头人。

 2. 预答辩通过后,学位论文必须根据预答辩委员会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修改、完善。

 3. 正式答辩前,凭导师签字的预答辩记录,方可领取答辩表决票。

(四)文本预审和查重

 1. 预答辩通过且经修改完善的论文,经导师确认,进入论文预审(盲审)阶段。

 2. 文本预审:每年4次。论文在学院内部送3位专家预审。预审通过的学位论文方可在学位信息管理系统中提交答辩申请。

 3. 论文查重:论文盲审前,需进行论文查重。查重率低于10%的方可进入答辩申请阶段;查重率高于10%的,3个月后才能申请答辩。

(五)毕业论文的评阅、答辩

 1. 我院申请答辩的博士学位论文全部参加盲审。

 2. 盲审评审,由教育部学位中心组织安排。

盲审结果的处理方法详见js6666zs金沙登录关于学位论文抽检盲审的有关规定:《js6666zs金沙登录博士学位论文抽检盲审暂行办法》(南研发〔20193 号)、《关于博士学位论文盲审和组织答辩工作的实施细则》(南研发〔20194 号)等。

 3. 返回的评阅意见均为同意答辩的条件下,导师可负责组织实施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答辩会员会由不少于5

的正高职称专家组成(其中校外的专家至少2名,博导至少3名),答辩委员会人数为单数,导师不在之列。答辩秘书应具有讲师以上技术职务或博士学位。

详细流程请参见https://grawww.nju.edu.cn/31/1e/c1039a12574/page.htm

4. 根据答辩委员的表决意见,答辩结果分三种:通过、不通过、有条件通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十条的规定,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以不记名投票方式,对学位论文答辩进行表决,通过票达全体成员三分之二及以上,答辩结果为通过;通过票未到全体成员三分之二的,答辩结果为不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未通过的,经论文答辩委员会同意,可以在两年内修改论文,重新组织答辩一次。

有条件通过,是指答辩委员认为该论文已经达到相应学位水平,但建议作者在一定期限(一个月、三个月或六个月)内对论文进行修改完善后再申请学位。修改后的论文,经答辩委员会指定的审阅人签字同意后,送交院(系)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评审申请学位。

对于即将达到最长在校学习年限的学位论文的答辩,论文修改再次通过的时间必须在规定年限之内。


八、学位授予质量标准

博士学位论文质量是学位授予的重要依据,论文规范写作和论文完成质量能够直接体现博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同时加强对科研能力的评估考核,努力推动学位标准的多元化形式。

(一)博士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博士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博士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博士生创新能力的主要环节。学位论文工作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细则》和js6666zs金沙登录有关文件的要求进行。学位论文要满足以下要求:

  1. 规范性要求

本学科博士学位论文需要遵守国家和js6666zs金沙登录规定的学位论文基本格式,应在博士生导师或指导小组指导下,由博士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

本学科博士学位论文原则上应使用汉语撰写。文字通顺、格式规范;数据和资料可靠翔实;所引文献全面准确,具有时效性、先进性和典型性;文献综述和在行文中运用前人或同行专家的成果时应做到客观公正,标注清晰;参考文献应是在学位论文撰写过程中实际参考过的、在论文中有引用的文献。

本学科博士生必须按照上述学业流程,规范完成资格考核、开题、预答辩、文本预审、论文盲审、答辩等各项环节。

  1. 质量要求

学位论文必须具备科学性、学术性、创新性和可行性。论文应有较强的创新性,展现新的数据、新的方法、新的理论视角或新的结论,其基本观点、结论和建议,应对推动本学科的理论发展和方法创新有所贡献,应对国家的自然科学、社会、文化或经济建设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论文要概念清晰、立论正确、论旨明确;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条理清楚、论述严谨。

论文应反映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亦反映学生成熟的学术思想和敏锐、独立的思考能力,研究的问题应具有本学科的前沿性。

(二)博士学位授予条件

博士生需完成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所规定的要求。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并且答辩通过后,方可向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提交学位申请。申请博士学位成果必须以js6666zs金沙登录为第一完成单位,并满足《js6666zs金沙登录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标准》(试行)。

九、质量监测

1.检验本专业毕业博士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是否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检验专业研究方向设置在国内、国际科技界的需求及所培养博士生的社会价值。

2.对在校博士生各培养环节进行及时动态监测,按对对博士生必需达到的量化指标进行动态管理,使他们在校期间严格按培养目标进行学习和研究等。

3.对毕业的博士生进行追踪管理,导师将在一定时期内对博士生作继续帮助、指导,使毕业生早日成才。



js6666zs金沙登录

二零二零年八月